【他们被按下了“暂停键”】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许多防“疫”一线工作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日日夜夜坚守在岗位上,时刻绷紧思想的弦,守住“责任岗”,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近日,义乌市卫生健康系统分别为两名“连轴转”的一线人员发出了特殊的“强制休息令”,要求他们2月23日、24日停止工作,休整2天。他们分别是义乌市中医医院医共体大陈院区院长、支部副书记楼景和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乌市中心医院医共体稠江院区)副院长贾露。
楼景从1月23日开始,以医院为家,长期蹲守医院处置疫情突发事件,协调外部优势资源,统筹整合内部资源。“方便面+火腿肠”和沙发床成了生活常态,他经常工作到凌晨,甚至通宵。由于连日高强度工作,2月3日晚,他不慎滑倒导致脚掌骨裂,经过简单处理后,他又马上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院区内经常会看到他的身影。员工看到他拐着腿吃力走路时对他说,院长你要注意身体尽量少走动,我们会按照要求规范做好各项防控工作,他笑着说:“我这点伤不算事,你们才是最辛苦的。”
作为基层抗疫排头兵的贾露,他一直连续作战,“5+2”、“白加黑”是工作常态。他就像一颗陀螺,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高速旋转。因连日不分昼夜的高压连轴转,1月28日,体力不支的他在工作当中不慎摔倒,导致右手尺桡骨骨折。从那时起,中心多了一道白色绷带的身影。2月4日,他主动请缨驻守“香山留验站”,带着9名医务人员,担起了服务400余人的重任。经历了一个多月昼夜奋战,医院要求班子成员轮流休整,而连续带病坐镇留验站的贾露要求坚持抗疫工作。
按下工作“暂停键”,暖心的“强制休息令”必须赞!战“疫”不能停顿,但战士需要休息。合理安排抗疫一线人员轮休,让多日不下“火线”的战士及时休整,让他们暂时放下自己的工作,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让疲倦的身体能够有个休息的时间,是实实在在的关爱,也是科学抗疫的需要。
义乌市中医医院医共体大陈院区楼景
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贾露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守好与鄂毗邻的东大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西照川镇中心卫生院地处与湖北省郧西县交界处,这里是山阳县的“东大门”。守好这道健康防线,关系着县域内近47万人口的生命健康。
有20多年行医经验的曹旺森院长,17年前参与过“非典”防控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1月24日,曹旺森率先垂范,赴一线珍珠村三岔检查点,带领院里其他成员白加黑加班加点值守检查站。联合镇村干部、派出所等人员对湖北返乡人员和镇域范围内出现感冒发热的村民进行全覆盖重点排查。在卫生院设立预检分诊点和临时隔离点,由卫生院医生点对点、人对人负责严密观察,及时上报情况。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每日上门检测体温,对有感冒症状的人员在临时隔离点观察治疗。坚持在院内通过广播每日循环播放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在镇内设立多个广告牌,张贴各类宣传标语500多条,利用车载流动喇叭在全镇10个村、2个社区内进行巡回播放疫情防控注意事项,还发动各村村医在村域范围内逐家逐户动员宣传,送发各类宣传资料共计6000多份,做到宣传动员入目入心、不留死角,让全体村民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紧迫感,自觉提升自我防护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月9日由西照川镇机关青年和卫生院青年组成西照川镇青年突击队,他们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服从组织,听从指挥,不计报酬,不畏生死,坚守一线,保卫家园。”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陀螺般战斗的女书记】自1月26日正月初二,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的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镇赉县胜利卫生院的副书记白桂华,接到疫情防控的指令后第一时间赶到单位。此时她赡养83岁的老父亲身体状况不佳,丈夫是人民警察也在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她自己又犯了心脏病,血压持续高压达到170mmHg。自从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后,白桂华就开始了昼夜不分的日子,很少有坐下来喝口水的时候,每天忙得连吃药都顾不上,忍着疼痛连续工作。她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到家还要继续接听很多相关疫情的电话,常常打电话到凌晨,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
每天她要根据上级指示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组织开展卫生院门诊工作、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外来人员登记、消杀、测体温,同时开展对全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给他们加油鼓劲,挤出时间组织开展各层面的防控培训。同时,卫生院承担馨康泰隔离点的医疗保障任务,这个隔离点被隔离的人员是镇赉县唯一一处有从湖北武汉等疫区返乡的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的隔离点。她带领医务人员每日对被隔离的二十余人进行三次体温测量、对房间进行消杀、送水送饭等工作。由于被隔离的人员被隔离后,情绪产生变化,有一些被隔离的人时时有突发疾病的情况,她又担负起对这些的诊疗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细致入微地完成一项一项的工作,时时处处把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细节融入大脑,并付诸于行动中。
56岁的身体已经经不起这么折腾了,过度的劳累和情绪紧张导致白桂华冠心病发作。同事们都劝她回家养病休息,她却选择在工作之余打吊瓶治疗,带病继续坚持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医务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要党员先行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轻伤绝不能下火线!”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处供稿
京ICP备10201560号
Copyright © 2000-2015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