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协会介绍
  • 协会动态
  • 新闻中心
  • 分支机构
  • 项目合作
  • 协会刊物
  • 优质基层
  • 联系我们
基层抗疫

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新冠“肺炎”纪实之三

发布日期:2020-02-11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作者: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众志成城抗新冠

  “肺炎”纪实之三

  “孩子,你要坚强,等打完胜仗就接你回家”!

  连日来,镜湖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已说不上来“今天是星期几”,只知道早上早早地踏上了上班的路,晚上完成任务后,要在中心主任的再三催促下方才离开中心。今日,芜湖市公布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有26例,其中镜湖区6例,中心所在辖区有4例。四名患者所居住的三幢楼栋共有244户,每天上、下午,中心医、护人员都要上门去为他们测体温,对于有疑问者,要反复多次地上门复测。为了打赢防控阻击战,尽管工作任务很重,时间很紧,但中心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个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临阵退缩,个个都积极踊跃,个个都相互鼓励,体现了镜湖新城的团队精神和不怕苦、不怕难,勇于奋战的精神。

 

  这里仅仅记叙的是有这样几位医护人员——

  她(他)们,有的爱人在市级大医院工作,有的在乡村卫生院工作,但是使命使然,责任使然,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穿着白大褂,都是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孩子又都很小,只有几岁,也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时候,但是,在战“疫”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他们采取了各种办法安置好孩子,分别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忘我的奋斗着。

  周英丽,卫生中心护理干事。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她对照国家规范标准,找差距,提对策,为中心护理工作整体上台阶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在中心2019年度评先创优的活动中荣获“勇于开拓奖”。在抗“疫”战役打响后,她一直坚守岗位,她的爱人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脑外科工作,在援鄂报名志愿者时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她们的孩子不到5岁,一直在一起生活,如今工作的特殊,时间的紧张已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节奏,他们只好把孩子送到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家,顾不上管他了,周英丽和孩子说:“我们去打病毒怪兽,等爸爸妈妈把怪兽消灭了就去接你”,当晚上视频的时候,孩子说:“妈妈,你什么时候接我回家啊?”周英丽说:“快了,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孩子给他发过来一张图,图上,有一个太阳,在太阳的下面,他画上了他的妈妈和阿姨一道上楼梯去给居民测体温,他一笔一划写上了:妈妈辛苦了,武汉加油!(可能每天晚上周英丽和儿子视频的时候,告诉了儿子,一栋楼有26层,电梯是不能坐的,每天要爬楼梯为居民测体温的情况,儿子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有了妈妈爬楼梯的影像了)

 

 

  陈元元,护士,现在赭麓分部药房工作。她同样担负着上门为密切接触者测体温的工作。由于体质较弱,每天上门为居民测体温,几个小时下来身上都汗湿了,同样,她的爱人也在皖医二附院工作,是一名心内科医生,每天都参加发热门诊工作。她们的孩子刚刚7个月,工作如此紧张,夫妇俩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决定中断哺乳期,将孩子送到无为农村的大姨家,当几个月大的孩子就要送到江对面农村的大姨家时,可以想见,夫妇俩当时是何等的心情!陈元元给中心党支部书记微信上有这样一段话:“他爸爸要上发热门诊工作,我要给密切接触者测体温,我们把她送到大姨家去。我们担心她,也是为她好,大姨家在江北农村,那里目前安全,不知道她可适应,不知道她可想我们,不知道她的一切,孩子,你要坚强,等我们打完胜仗就去接你,加油!”她还说“我们的家人都是党员,我要像你们党员同志一样走在前头”,她还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舍小家为大家,为这场艰巨战奋斗”!

 

 

 

 

  罗萍,中心病房护士。他的爱人在鸠江区二坝卫生院工作,是一名医生,他们的孩子同样很小,只有5岁,他们无法顾及到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

 

  全科医生王士军,每天都奋战在一线,上门测体温,哪儿需要到哪儿去,爱人在芜湖市中医院工作,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两个孩子,小的刚刚9个半月,他们同样无法顾及,从老家搬来了救兵……

 

  他们是白衣战士!在抗“疫”一线,他们义无反顾!他们是可敬、可亲、可爱的人!

  “孩子,你要坚强,等打完胜仗就接你回家”!护士陈元元对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说;

  “快了,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护士周英丽在视频中对着她5岁的儿子说;

  ……

  我们坚信,这一天很快!很快!

  因为——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袁清华)

  2020.2.6


京ICP备10201560号
Copyright © 2000-2015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