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卫生院 刘相宇
我来自河北的一个小乡村,小时候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然而家里的一次变故让我改变了初衷。2002年夏天,2岁多的小侄女腿上长了个包,我们带她去镇医院看病,当时条件有限,不能拍片子,大夫说:“这种包以前很少见,还是去大点的医院看看吧。”因为家离县城太远,交通不方便,家人也没当回事,就开了点药。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腿上的包越来越大,疼得直哭,后来到北京的大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已转移。医生回天无力,全家人悲痛欲绝。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我,我毅然报考了医学院校,励志做一名老百姓身边的医生。
用过硬技术管好居民健康
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社区医生。上班以后,每天面对的不是猫抓狗咬就是扭腰崴脚,还要负责体检出诊义诊,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如果再遇到几个不理解的患者,心里也时常感到委屈,不说收入多少,在有些人眼里,我们基层医院的医生只会开药,不会看病,看病要去大医院。
2012年的一个冬夜,我值夜班,听到有人喊“大夫,大夫”,只见一对70多岁的老两口,老大爷“哎哟、哎哟”地呻吟着,满头大汗,表情非常痛苦,我赶紧扶老大爷进来。老大爷气喘吁吁地说:“大便就是拉不出来,疼死我了。”老太太急忙说:“他平时便秘,吃点药,挤点开塞露就好了,这次怎么也拉不出来。”我赶紧说:“大爷,走,去厕所。”我边说边拿上手套和石蜡油,到了厕所,赶紧帮老大爷掏大便。大便又干又硬又臭,熏得我直想吐。老大爷一直喊疼,我就像哄小孩一样安慰他:“一会就好了,马上就好。”几分钟后,终于把大便掏得差不多了,老大爷也舒服了。事后两位老人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小刘大夫,真是谢谢您!”我说:“不用谢,您就像我爷爷一样,我爷爷就盼着我做一个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呢!”从那以后,这家人就把我当成他们的亲人,我值夜班时,老人经常让儿子送点自己做的家常菜,有时还特意给我送来我爱吃的饺子。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我坚守基层的决心。
作为基层医生,不仅要帮助患者解决困难,更要用过硬的医疗技术,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护佑老百姓的健康。2016年4月,我院每年一次的免费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开始了。那天我已经为30多名女同志检查了乳腺,均未发现异常。为王大妈检查时,我就像唠家常一样说:“大妈,您多大岁数了?”“57岁啦,都当奶奶了。”“您的例假还有吗?”“还有呢!”“您的母亲姐妹有得过乳腺癌的吗?”“唉,我妈就是得这病走的。”再问王大妈得知,她还曾长期口服避孕药物。要知道,57岁还没绝经,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再加上有乳腺癌家族史,还曾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品,这是乳腺癌的3个高危因素。我赶紧给她检查,发现有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物,无压痛,边缘不清楚。我带王大妈做了乳腺彩超检查,高度怀疑是乳腺癌。后来通过医联体转至上级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现在王大妈病情稳定,她逢人就说:“是小刘大夫救了我的命!”很多乡亲听说了这事,知道了“两癌”筛查的重要性,以前体检不积极的乡亲也都积极参加体检了。
用志愿服务帮助更多人
我不仅是基层医生,也是一名医疗志愿服务者。我们医院有一支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从建队第一天起,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可说到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我还有点惭愧,安排工作时我不太情愿。院长发现我情绪不高:“怎么了,相宇,参加活动有困难吗?”“院长,科里挺忙的,就别让我去了。”“你知道志愿服务队作用有多大吗?明天活动,我建议你一定要参加,等活动结束你就有体会了。”院长都发话了,那就去吧。第二天我跟着服务队,来到青云店镇敬老院,老人们可真够热情的。“我一听说今天有医生来,老早就起床了。”“最近胸口有点闷,您给我看看。”看到老人们期盼的表情,我意识到,这些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多么渴望身边有个医生呀。这下我终于明白院长的苦心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这个服务队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多重要。这件事后,志愿服务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一直坚持着。
我印象最深的是西鲍村的志愿活动,那天来的人可真不少,正当大家都在忙碌的时候,突然有人喊“大夫,大夫”。我急忙朝人群冲了过去,只见一位被搀扶着的70多岁的老太太,满头大汗,捂着胸口直喊:“疼、疼……”我赶紧让老太太躺在床上,边安抚她边查体,直觉告诉我像是心梗。我边测血压边喊:“李护士,心电图。” 心电图结果证实是前壁心梗。我让老人服了药,赶紧让周边群众拨打“120”,并通知老人的家属。我一边观察病情变化,一边和老太太说:“大妈,放松,别紧张,给您用上药了,一会儿救护车就到。”然后我给区胸痛中心打电话开通了绿色通道。几分钟过后,大妈的症状有所缓解。不一会儿,救护车和家属都到达现场,把老太太转送至区医院胸痛中心,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后,老太太转危为安,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到现在,我从事医疗志愿活动已经有7个年头了,我们的服务队相继开展300多次活动、服务了5万余人次,现在,我们的服务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其中志愿队的《健康档案》项目曾入围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先后获得首都学雷锋最美志愿服务项目、北京市志愿服务金奖等多项荣誉。
转眼间,我在青云店卫生院工作13年啦,有心酸也有幸福。我很久没回老家了,老家的乡亲有些都不认识了,但是医院附近的不少居民我都能叫出名字,他们也都亲切地叫我“小刘大夫”。我的爱人也在我们医院工作,在这里,我不但收获了爱情,有了可爱的宝宝,更收获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患者情。我愿意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永远做百姓最贴心的好医生。
京ICP备10201560号
Copyright © 2000-2015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