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农村卫生分会第二次乡镇卫生院院长论坛暨第三次会员大会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交流材料
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农村卫生分会
主办单位: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农村卫生分会
协办单位: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百灵药业有限公司
美迪莱(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为医院的振兴发展尽职尽责
福州市长乐区金峰镇中心卫生院 张海峰
福州市长乐区金峰镇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性医院,担负着金峰、梅花、潭头、湖南、文岭等周边五个乡镇近3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工作。医院占地面积37.2亩、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数3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数295张。人员编制数171人,聘用制编外人员核定数249人。现有人员393人,其中卫技人员323人,占83.9%;行政后勤70人,中级职称以上人数110人(其中副高以上35人)。辖区共有21个村(居),24个村卫生所,44名村医。
我是2014年12月接手金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职务,上任伊始,医院负债916万多元,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低,态度散漫,迟到早退、上班串岗、离岗现象严重。我意识到要想让金峰院从弱小走向强大,严格考勤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势在必行。一上任我就着手修改完善了医院考勤制度,明确了请销假制度、职工奖惩办法等规定,确保规定发放到每个职工手中,并安排行政人员不定时的抽查。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实施,医院里迟到早退、上班串岗、离岗的现象都消失了,职工都能自觉遵守规定按时上下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
我深知,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的命脉。在医疗工作方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评价体系,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过程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管理。在护理质量方面,建立健全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护理人员医嘱执行能力,提高医疗文书、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有效的控管了医疗服务中的不良事件。并要求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执业医师、麻醉医师和护士必须持证上岗,新晋卫技人员三年内无法取得执业资格证的均予以解聘,保证了医疗质量,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深知,人才是卫生院发展的根本。要想让金峰镇中心卫生院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建设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基本前提和保障。2014年我院编制仅为158人,职工312人,其中卫技人员253人,编制床位数150人。2015年2月搬迁入新院后,编制床位数增至300张,编制增为171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编制床位数≥300张床位的医院床位和人员编制数比例为1:1.4-1.5,我院人员编制应为420-450人,严重缺编影响了医院正常运转,阻碍了医院的发展。2018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增加了聘用制编外人员核定数249人。并采取招聘加培养的策略,2015年至今招收编内人员32人,2018年至今招收聘用制编外核定人员115人,加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一方面主动和省、市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每年选择部分重点科室或素质好、留得住、用得上的医护人员前往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各类进修培训,适时聘请省内外高职称专家学者来院开展学术演讲,通过学术讲座,营造学习氛围,专研学术理论,提升业务水平。并通过改革临聘人员工资待遇,对医护人员实行同工同酬的形式留住人才,保障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我深知,医院的发展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资源。经过摸索,我发现医院以老年患者及外伤患者居多。2016年我将内科拆分为一区、二区,通过相互合作和竞争的模式,发展了医院的内科。2014年内科年门诊量为64315人次,年业务收入为920.47万元,病房年住院人次为3451人次,年业务收入为1421万元,经过发展现我院内科人员配备、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均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并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了高血压、房颤、心梗溶栓医联体,院内老年患者的康复治疗依托中医优势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康复效果十分显著。2019年实现内科年门诊量105307人次,年业务收入2738万元,病房年住院人次为4367人次,年业务收入为2216万元。2017年我又突破重重困难,说服医生、科主任,将外科(含骨科)病房拆分为骨科一区和外科二区,发展了医院的外科及骨科。2014年外科年门诊量为9644人次,年业务收入189.59万元,骨科年门诊量15830人次,年业务收入315.59万元,外科(含骨科)病房年住院人次为1211人次,年业务收入569.17万元。经过分区发展了外科和骨科,特别是骨科取得了大飞跃,人员配备、医疗设备、技术力量等方面均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2019年外科门诊人次数为19362人,年业务收入388.68万元,骨科门诊人次数为17844人,年业务收入408.11万元,外科病房年住院人次为1455人,年业务收入为613.25万元,骨科病房年住院人次为1445人,年业务收入为1078万元。2018年医院以福州市基层医疗机构“双提升”工程为契机,在市区财政支持下共投入2790万元用于更新添置设备和信息化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医疗设备的更新添置,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提高我院诊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在硬件上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减少病人去上级医院的奔波之苦。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我院对村卫生所建设、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卫生信息化“实行七统一”规范管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开展定点医保“村村通”工作。以基本医疗服务为依托,健康服务团队为载体。通过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村居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金峰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2019年在长乐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终考核中我院从2014年的第15名上升为第5名,实现了一个大跨越。
我深知,医院的发展在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2014年职工无二次绩效奖励,工作积极性低,我上任后制定了绩效分配方案,对核心岗位、业务骨干、优秀员工倾斜,于2017年重新修订绩效考核制度,把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奖励和评先评优挂钩,对通过考核的人员实行门诊医生每诊疗一个患者二次绩效奖金按职称提取,住院收治一个患者,给予100元/人次的住院患者奖励,开展手术的另给予一定的奖励,绩效奖励不与药费和辅助检验检查费挂钩,2019年院人均二次绩效24972元,提升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纠正了医生滥开检查,开大处方的行为,并更好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作为一名院长,我认为,行胜于言,金峰镇中心卫生院选择了我,赋予重托,我要为医院的振兴发展尽职尽责,鞠躬尽瘁。2019年10月金峰镇中心卫生院经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复核为“全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达到推荐标准机构。门急诊量从2014年的181714人次,住院6161人次提升为2019年的门急诊293537人次,住院9665人次;业务总收入也从2014年的4759万多元提升到2019年的1亿多元,并实现从负债到盈利,大幅提高了职工的福利待遇,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京ICP备10201560号
Copyright © 2000-2015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92号